广谈大湾网

不要过度回应孩子的需求

2025-11-5 14:59:41 574 0

[复制链接]
且行且珍惜 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5-11-5 14:59:41 |阅读模式

且行且珍惜 未绑定微信 楼主

2025-11-5 14:59:41

e1a87feb4cc9137366044d190bb940c5.jpeg

我们家有三个孩子,这些年几乎都是我和队友两个人在带,没有父母帮忙,也没有请保姆。
我听过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:“哇,生了三个?那你的牺牲可真大啊!”

但说实话,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的牺牲。

我依然是我。

虽然我是三个孩子的妈妈,但这个身份并没有吞没我。

在我看来,妈妈只是我众多身份之一,照顾孩子也只是我人生众多责任之一。

这份责任值得被认真对待,但不该占据生活的一大部分。

然而,这样的想法,似乎并不符合当下的主流期待。

社会普遍默认,成为母亲,就意味着要把几乎所有的时间、精力和情感都奉献给孩子;

要不断学习、努力,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;

要永远把孩子放在首位,似乎只有这样,才算是合格的母亲。

前几天,我看到一篇关于“过度母职”的文章,完美地解释了这种现象。

所谓“过度母职”,指的是要求母亲全情投入,对孩子的成长负起过高的责任,并以孩子为中心地养育。

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莎伦·海斯提出。

几十年过去,这种观念依然深刻影响着很多家庭。

在我们的周围也不乏这样无私伟大的妈妈,她们为了照顾孩子尽心尽力,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。

如果这就是“合格妈妈”的标准,那我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,大概算不上合格。

但密集母职,真的是好的吗?

我想真正恰到好处的母爱,不是全身心的牺牲;

而是爱孩子的同时,也要在爱着自己;照顾孩子的同时,也在不断滋养自己。

只做“六十分的妈妈”就好,剩下的四十分,留给自己。

只有当妈妈自己的内在是充盈的,才会自然而然地流出爱与能量给孩子,带给他们真正的滋养。


我们是如何陷入过度母职的?


爱孩子是每个母亲的天性。

毕竟那是从我们身体里掉下的一块肉,这份牵连是与生俱来的。

母亲天然地会去爱、去呵护、去尽力照顾自己的孩子。

孩子确实需要妈妈的陪伴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
这也是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后,选择成为全职妈妈的原因;

她们希望亲历亲为,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。

毕竟,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,错过就无法重来。

如果能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陪伴,无疑是最温暖的守护。

9ac8f49e3a20b0c993197e72a265097c.jpeg

然而,全职妈妈也是最容易陷入“过度母职”的一个群体。

生活中没有了工作那种外在的任务和界限,照顾孩子便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活的全部重心。

母亲天生的责任感又很强,一旦没有其他目标支撑,就很容易让孩子占据了全部的注意力和能量。

渐渐地,除了带孩子、做家务,生活开始单一,兴趣逐渐被消磨,好像再没有其他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情。

这也是为何一提到“全职妈妈”这个词,总会带着一些负面刻板印象,仿佛她们与社会脱节、眼里只有孩子、被家务淹没、失去了自我。

生完老二后,因为人在海外、没有帮手,我也辞掉了工作,专心带孩子。

回归家庭之后,我就深知如果让自己整天围着孩子、做家务,闲暇之余刷剧刷手机,很快就会被那种空虚感和自我怀疑吞噬。

所以,我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出口,自媒体就是那会儿建立起来的。

在忙完家庭与孩子的琐事后,我就挤时间看书、写文章。

五六年下来,自媒体渐渐有了稳定的收益,相关的事宜越来越多,慢慢就成为我的工作。

正因为有了这份自媒体工作,我很大一部分时间、精力和注意力被投入在其中,这就使得我不再把所有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;

这样一来,反而让我的生活达成了一种更好的平衡。

除了写作,我还坚持阅读、画画、运动、学习钢琴。

这些爱好让我不断拓宽视野、保持热情,也让我在做妈妈的同时,始终保有独立与鲜活的自我。

否则,如果我们所有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时,我们就很容易陷入“以孩子为唯一中心”的生活,在不知不觉中就掉入过度母职的陷阱中。

照顾孩子,确实是妈妈最重要的责任之一,但不该是全部。

妈妈首先是她自己,然后才是孩子的妈妈。

只有当一个妈妈活得充盈、自主、热爱生活,她的爱才不会变成牺牲,而是自然流动的力量。


以孩子为中心
家庭终将失衡

很多人会说:“这就是我不想成为全职妈妈的原因。”

但其实,这并不是身份的问题。

对孩子的过度付出、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方式,不只是全职妈妈的困境,许多职场妈妈同样深陷其中。

许多职场妈妈表面上光鲜亮丽,白天在公司里干练高效,是同事眼中的女强人;

可一到晚上,回家变成准备晚饭的大厨、辅导功课的老师、孩子的情绪安抚者。

白天应对工作的压力,晚上接管家庭的事务,几乎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。

即使是职场妈妈,也常常会把大部分心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。

为了让孩子更优秀,妈妈们不惜花重金请最好的补习老师,

下班后的时间、周末的休息几乎全都用来陪伴孩子,带着他们奔波在一个又一个兴趣班、培训班之间。

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,买各种昂贵的用品时几乎不眨眼。

生活的重心完全围绕着孩子转,家庭的计划和决定也随之以孩子为中心。

久而久之,其他人的感受似乎都不再重要,孩子成了她努力工作和生活的唯一目标。

0ab58c57b6bd35744bcc3bb313f8f581.jpeg

但当母亲把全部的爱与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时,这种失衡就悄然发生了。

母亲为孩子付出得越多,对孩子的要求也就越高,希望他们成绩更好、情绪更稳、未来更光明。

而一旦孩子的表现不如预期,妈妈就容易陷入挑剔、指责与焦虑。

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“母职焦虑循环”:

当母亲把自己完全交给母职,就会因为孩子的表现而产生情绪波动;


孩子一旦出现挫折或不如意,母亲便陷入自我怀疑或过度干预,而这种紧张感又会反过来影响孩子,形成一种相互消耗的循环。

所以,如果一个家庭里,所有的情绪、焦虑与安排都围绕孩子转,那注定会失去平衡。

孩子需要的,从来不是一个无微不至、随时响应的妈妈,而是一个情绪稳定、内心丰盈、有边界的妈妈。

当妈妈学会适度离开孩子,退后一步,用温柔的距离去观察与支持,不再成为无处不在的“直升机妈妈”;

而是把更多的关注放回自己身上,妈妈放松了,孩子自然也会越来越好。


牺牲太多的妈妈
是家庭的灾难


我们家里有三个孩子,但我从不会为他们过度付出或牺牲。

我从不认为,做了母亲,就意味着必须牺牲自己的睡眠、忍受长期的腰酸背痛、或放弃与队友的关系,只为了满足孩子的每一个需求。

曾听过一个博主分享的经历,她为了让孩子能多睡一会儿,整夜抱着孩子入睡。

明明腰酸背痛、膀胱快要炸裂,也不敢动一下,直到最后忍到尿湿了裤子。

评论区里的很多人都在歌颂妈妈的无私和伟大,但抱歉,我并不认同这样的“伟大”。

孩子会因为妈妈为了让自己多睡一会儿,忍受酸痛,最后憋到尿湿裤子而感动吗?

我想孩子感受的更多的是自责和愧疚,那样的牺牲,更多的是一种母亲的自我感动。

如果妈妈连照顾好自己的能力都没有,又如何去真正照顾好孩子?

养育孩子,从来不是妈妈单方面的付出,而是一个让孩子和父母都共同感到快乐与滋养的过程。

当妈妈一味压抑、无底线地奉献时,最后换来的,可能不知感恩的且自私自利的“白眼狼”。

孩子固然很重要,但是妈妈,以及爸爸,全家人的需要和感受都很重要。

77da7c34390382b3dd567e93c5871fee.jpeg

在我们家,养育方式很简单,尽量达到一个大家都好的状态。

三个孩子从小就独立睡觉,主要是为了保证我的睡眠质量,睡得好才能有好的状态陪伴孩子。

我的腰不好,若要我长时间抱着孩子睡,这不是为难我吗?

当我写文章、画画或弹琴时,我也希望孩子不要打扰我,我也有权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,大家尊重彼此的界限。

如果我太累、太烦、不想陪孩子,我会选择果断拒绝,先让自己休息、充满,再去面对孩子。

妈妈不是超人,妈妈也需要被滋养。

只有当妈妈这杯水是满的,才能用饱满的爱去爱孩子。

爱孩子从来不等于牺牲自己。

当我们开始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自己身上,孩子也会更自由地在自己的世界里长大。

当妈妈活得丰盈、有力量,孩子自然也会学会爱自己、照顾自己。

668d21c25163b1d797ae3d45a1d206d8.jpeg
来源:武志红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:
金牌会员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
主题310

帖子311

积分1752

图文推荐

  • 爱吃鸡蛋糕的收藏吧,只用面粉加鸡蛋,不加

   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老式鸡蛋糕的做法,香甜

  • 为什么你煮的银耳汤不浓稠?掌握好3点,银

    煮银耳时,注意掌握好3点,保准银耳汤出胶多,浓

  • 豆酱香焖黄花鱼,酱香浓郁又保留鱼的鲜甜

    黄花鱼除了香煎、清蒸、红烧搭配豆酱焖煮也是非常

  • 到天津不得不尝的6大特色美食,都是当地人

    提到天津,人们会想起它的港口身份、京津唐三角中

  • 这道汤营养可与肉类相媲美,多食却不会长肉

    深秋皮肤是最容易干燥的时候, 多喝菌汤就能达到

  • 发布新帖

  • QQ客服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移动端

  • 返回顶部